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童星宇)“以前等公交卡發(fā)下來要等幾個月,現在不用隨身帶卡了,把臉沖機器前面一照就行,方便得多咧?!遍_往藥山鎮(zhèn)的一輛公交車上,兩位老人對回訪的檢察官笑呵呵說道,為這個冬日平添了幾分暖意。
此前,津市對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實行每月5次的免費乘車政策,本是利民惠老之事,卻因乘車卡每年進行制卡及年審時間過長,有時長達三個月未發(fā)放,期間老年人享受不到應有的乘車優(yōu)待權益。群眾對此反應強烈,在“常德論壇”上發(fā)帖求助。
“乘車優(yōu)待作為一項福利政策,為老年人提供了出行便利和經濟扶持,如果因繁瑣流程影響政策落實效果,那就得不償失了?!睋?,人大代表提出“關于規(guī)范和完善老年公交卡使用”的建議。
聽到這一呼聲,津市市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高度重視,結合此前出臺的代表建議與檢察建議銜接轉化機制,在充分論證監(jiān)督可行性后,于2024年5月將其轉化為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辦理。立案文書送達后,交通運輸局迅速督促公交公司加快制卡進度,將乘車卡下發(fā)給老人。但治標更需治本,如果制卡及年審程序繁瑣的老大難問題得不到解決,矛盾便會反復出現。
為實現更優(yōu)質的辦案效果,該院充分發(fā)揮牽引、協同、溝通作用,組織市交通運輸局、道路運輸中心、公交公司及人大代表多次開展磋商、座談,通過咨詢專家意見、外出學習經驗等形式,共商共治形成妥善整改方案。在跟進監(jiān)督下,政府職能部門與公交公司引入了智慧公交免卡刷臉乘車模式,通過與工商銀行合作,運用智慧公交小程序簡化一系列流程,不再延續(xù)之前繁瑣的制卡和年審程序,以最小成本解決了長期困擾的民生難題。
此外,該院在調查中還發(fā)現,部分公交司機存在服務態(tài)度不佳、粗暴拒載老年人的問題,于是同步進行監(jiān)督,推動優(yōu)化管理制度,全面清理整頓,針對性提升駕乘人員服務品質,讓老年群體得到更加舒適溫情的乘車體驗。
“真沒想到,檢察院會把我提的建議進行轉化,還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問題。這下老年人的乘車優(yōu)待不用再等待啦?!痹诮邮苻k案檢察官的電話回訪時,代表庹進軍言語間滿是歡欣。
這并非人大代表第一次為代表建議與檢察建議銜接轉化成效點贊。2024年以來,津市市檢察院以“檢護民生”專項行動為抓手,用心傾聽民心所向、民生所急,聽“民聲”促“民生”,共計將相關代表建議轉化為公益訴訟檢察建議8份,并邀請人大代表參與調研座談、公開聽證、“回頭看”等環(huán)節(jié),讓代表建議連接檢察建議,“益”路通向民生,落地生花。
責編:馬志軍
一審:馬志軍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